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黄泰然博士国际化课程在我院开讲
2024-11-21 12:26:18
浏览:1

应学院邀请,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黄泰然博士(Dr. Tairan Kevin Huang)为我院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会计准则理论及学术前沿》)。黄泰然博士是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商法学院高级讲师、研究生教学主管、伍伦贡大学商学院中国学生教育同盟会创始人、伍伦贡大学校长最高勋章获得者、澳大利亚国家博士奖学金获得者,兼任会计学术联盟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以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经典文献选读及文献综述撰写为核心,内容深入而丰富,为我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带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训练机会。

11月8日课程第一期主题为“会计研究综述:会计理论基础与新兴课题”。副院长吴大新首先介绍了我院与伍伦贡大学商法学院多来年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关系。在课堂上,黄泰然博士围绕“会计研究的本手、俗手与妙手”“如何做好会计研究”以及“为什么要做好会计研究”等会计理论基础问题,带领同学们展开了深入思考。此外,他系统梳理了当前国际会计领域的若干新兴研究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等,为同学们的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作为第一期讲座的特邀嘉宾,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国际知名碳会计专家唐清亮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分享,聚焦碳会计领域的核心前沿观点。唐教授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即将发布的“可持续与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标准”,深入分析了碳会计在从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通过案例剖析和数据支持,详细阐述了碳会计如何帮助企业识别碳排放相关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唐教授还探讨了碳会计在推动绿色金融、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战略意义。他指出,随着各国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和资本市场对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透明度的高度关注,碳会计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具,更是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和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度的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的分享,唐教授为同学们展现了碳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和管理工具的广阔发展空间,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11月13日,第二期课程如期举行,本期主题为“跨学科研究与理论基础”。课程不仅吸引了我院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的热烈参与,更有不少来自校内其他学院的同学慕名前来,共享这场学术盛宴。



课堂上,黄泰然博士以研究生培养教学经验为基础,围绕“方法与方法论的区别与联系”、“方法论的历史演进”、“方法论的重要性”、“方法论的五个哲学维度”,以及“方法论与研究范式”等核心框架,为学生们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他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规范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还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学术研究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严谨的理论剖析与生动的案例分享,本次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对跨学科研究的理解深度,为他们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激发了更多关于方法论应用的思考与探索。



同时,黄泰然博士特别邀请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商学院的杨星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高质量SSCI论文创作与发表经验分享”的精彩线上学术讲座。杨星博士以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五个关键维度展开分享,包括理论基础的构建、文章选题的策略、论文创作的过程、投稿与发表的技巧,以及质量与效率的平衡探讨。他结合自身成功发表八篇高质量SSCI论文的卓越成果,从专业审稿人的视角,为同学们详细解析了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核心要点。



在讲座中,杨博士不仅分享了学术论文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还特别强调了如何通过选题创新和逻辑严密的理论构建来提升文章的学术价值。他重点推荐了国际知名学者,会计顶刊TAR、JAR和JAE的编委左罗教授等撰写的经典著作The Economics of Accounting,强调了无论是初入门的会计学研究生还是经验丰富的会计学者都值得深入研读。他的经验之谈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导,激励了大家在学术研究与写作领域追求卓越的热情。整场讲座内容充实、干货满满,为在场师生开阔了视野,也为他们在英文学术论文发表道路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启发。

11月14、15日的第三四期讲座,黄泰然博士讲授了国际化进程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演进过程。 黄博士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切入,系统梳理了国际会计准则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演变过程。他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的转型,详细讲解了准则制定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博弈、主要国家政策的协调,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对统一会计准则的需求。他还特别强调了中国在融入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视野下的本土化思考。此外,课程中还穿插了大量讨论议题,如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调整、会计政策的国际适应性,以及在国际会计准则应用中出现的争议问题。这些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并激发了他们对国际会计准则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在第三期讲座中,新西兰梅西大学的武霁教授作为线下特邀嘉宾,为会计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学术分享。他以刚被高质量SSCI期刊录用的一篇以中国为研究背景的实证学术论文为案例,深入剖析了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核心要素与创作过程。讲座中,武霁教授围绕论文的选题创新、理论构建、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以及学术写作的逻辑性和表达技巧展开详细讲解。他特别强调了选题要具备学术前沿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结合中国独特的经济和制度背景,挖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问题。此外,他还分享了在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中如何确保结果的可信度和学术贡献。 武教授结合个人发表近40篇SSCI论文的丰富创作经验,从论文的整体布局到细节处理,从文章投稿策略到与审稿人沟通的技巧,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他的讲解不仅展现了高质量SSCI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写作精髓,也为学生们解答了许多学术研究和投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四期讲座迎来了来自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的优秀年轻学者孙翾博士,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会计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主题分享。孙翾博士以两篇在博士期间发表的高质量综述型SSCI论文为例,深入剖析了综述性论文的创作方法和独特价值。在讲座中,孙博士首先概述了综述型论文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其不仅是学术领域内知识体系梳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发现研究空白和拓展新领域的关键途径。他从选题规划开始,讲解了如何明确综述的主题方向、界定研究范围,并通过高效的文献筛选方法找到高影响力的关键文献。随后,他详细介绍了综述型论文的逻辑架构,包括如何搭建清晰的理论框架、归纳和比较不同研究观点,以及如何从中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问题。他还特别指出,综述型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批判性思维,既要展示前人的研究贡献,也要通过逻辑严密的分析凸显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方向。本次讲座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关于综述性论文写作的系统指导,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励他们在未来的研究中积极尝试撰写高质量的综述型论文,为学术领域贡献更多创新性成果。



前半程的课程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为同学们深入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思考。12月17-20日,将进行后半程的课程,欢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

撰稿/高春燕 黄安琪

审核/吴大新

美编/万雪睿 牛资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