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以来,学院继续推动有组织的科研,连续举办五期“双周学术沙龙”,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踊跃参与,营造了良好科研氛围。
一、财务管理系主办本年度第一期沙龙
3月9日,财务管理系成功主办了本学期第1期学术沙龙。安素霞老师作为主讲人,以《供应链数字化能否实现焦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质增量”》为题作了论文汇报。可持续绿色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安老师的文章基于供应链扩散理论,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供应链融资能力和焦点企业环境意识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并且具有可持续性,相对而言更能提升绿色创新质量;(2)供应链融资能力和焦点企业环境意识在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3)供应链数字化作用效果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差异表现出非对称性,在管理者有海外经历、内部控制薄弱和区域供应链环境较差的企业中,供应链数字化更能实现焦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该研究基于供应链数字化视角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绿色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
二、会计系主办本年度第二期沙龙
3月29日,会计系成功主办本年度第二期学术沙龙。孙瑞琦老师作为主讲人,报告了工作论文《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两类公司”设立的证据》。文章立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试点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手工整理的“两类公司”试点改革数据,实证探究了“两类公司”试点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公司”试点改革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两类公司”试点改革能够通过降低冗余雇员数量(放权机制)和提升劳动生产率(效率机制)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而且,“两类公司”试点改革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劳动力调整成本更高、劳动力调整动机更强、劳动力调整空间更大的企业中更显著。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为“两类公司”改革试点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提供启示。
三、会计系主办本年度第三期沙龙
4月20日,会计系成功主办本年度第二期学术沙龙。本期论坛主讲人为宋蕾蕾老师,报告题目是《隐性债务杆杠与企业创新——基于企业担保视角的研究》。文章结合我国去杠杆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了作为隐性债务杠杆的一项重要来源,企业对外担保规模是否会对其创新能力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对外担保规模与企业创新显著负相关,表明隐性债务杠杆的增加将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1)当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或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时,二者的负向关系越显著,表明对外担保伴随的风险压力机制和掏空效应机制是其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原因;(2)对外担保活动既抑制了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风险承担行为,又增加了大股东的掏空程度,进一步印证了文章关于对外担保抑制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3)企业的对外担保行为不仅削弱了创新产出的绝对水平,还降低了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及对外担保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落实结构性去杠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财务管理系主办本年度第四期沙龙
5月11日,财务管理系成功主办本年度第四期学术沙龙。本期论坛主讲人为陈作华副教授,报告题目为《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来自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证据》。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程度越强,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次数越少,规模也越小,表明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能够有效抑制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有效地降低了股价波动和股票错误定价,从而显著抑制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环境不确定性和管理层自利性越强,则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抑制效应越弱。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为交易型、发生股权质押以及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更强,而且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治理效应带来了积极的经济后果,显著抑制了高管减持寻租、提升了企业价值,降低了高管减持时的择机性。该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投资者退出威胁理论,提供了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治理效应的经验证据,为完善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市场化治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五、审计系主办本年度第五期沙龙
5月25日,审计系成功主办本年度第五期学术沙龙。张钦成老师作为主讲人,报告了工作论文《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效应与机制》。文章使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提供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绿色创新、公司治理和信息透明度三个作用机制对企业的ESG表现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该研究为企业ESG表现驱动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企业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借鉴。
近年来,学院不断提高科研投入,持续优化科研环境,有效调动了师生的科研积极性。接下来,学院将持续办好这一常规性的科研活动,不断推进学院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丨吴大新
编辑丨李昕
审核丨葛永波 王曼 常洁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