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告 >> 正文
北京工商大学谢志华教授应我院邀请进行学术交流
2020-12-09 16:20:59
浏览:248

2019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工商大学谢志华教授应我院邀请,在燕山校区MBA第二教室作题为《会计目标的历史演变与会计信息体系重构》的学术报告。会计学院院长王爱国出席并主持了报告,会计学院部分老师以及2018级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报告。

首先,谢教授就“去杠杆”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从财务视角看企业杠杆是去不掉的,因为资产负债比率的高低不由企业决定,而由居民储蓄习惯决定;杠杆虽然无法去除,却可以降低,因为杠杆具有双重效应,即盈利水平越高时,而偿债能力又很强,企业就可以借债,而当经济效益不好时,企业就应该提前还债。然后,谢教授又为我们回答了“为何要去杠杆”的问题。这是因为与资本筹资相比,负债有低成本、随借随还的优点,但实际上资本也是有成本的,现金分红就是资本有成本的证据。谢教授又指出,单单考核资产负债比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借钱这样一种弹性融资方式,企业就不可能快速地发展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应该加强资产管理而不是负债管理,而资产管理的核心就是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后,谢教授指出,在资产变现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债务并不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实体经济不能成长才是金融危机的本质。

随后,谢教授悉心讲解了公司控制权问题。他认为,控制权的基础是股权,而在现实经济环境下,“同股不同权”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他指出:公司要想创造价值,必须有四个主体(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员工)来提供相应的四种要素(环境、物质、决策、执行)。而这四种要素的特征是:每个要素都不可或缺,都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不同要素不同质,找不到统一的分配标准。所以分配的难题之一是这四个主体应该各分多少,难题之二是判断这四个要素在参与企业控制权时谁更具有话语权,通常哪一个要素对于价值创造来说越稀缺,哪一个要素的控制权就越大。

针对业财融合方面,谢教授认为,业财融合并不仅仅是指业务部门要与财务部门、业务信息要与价值信息相融合,其本质是业务必须创造价值,即业务要与价值融合。谢教授指出,信息并不是完全不融合的,因为当把业务凭证转化为会计凭证时是完全融合的,是价值与业务的对接,但是当业务继续往下发展时,会计科目就反应不出每个作业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简言之,业务创造价值应该在报表上体现出来,如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两者虽通过业务概念分类,却可以体现出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谢教授强调,业财冲突是由组织分工结果所致,其本质是业务并没有创造出价值,那么为了实现价值创造以及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企业就应该改变组织结构,完成跨组织的组织再造,即创造出业务与价值融合体,实现业务与价值的融合。

接着,谢教授又详细介绍了会计目标的历史演变。会计目标演变经历了报告受托责任信息、报告决策有用信息以及报告投资者保护信息这三个阶段。他认为,受托责任主要是指经营者对所有者的经济责任,而报告经济责任就产生了会计报表,但是会计报表存在着以下六大缺陷。一是报表只披露过去而不披露未来。二是报表只披露数量而不披露质量,如报表只体现资产的存在状态而没能反映资产的变现能力,以及报表只体现利润额而没能反映利润的可持续性。三是报表只披露结果而不披露原因,如报表只体现利润额以及财务状况而没能反映背后的原因。四是报表只披露部分而不披露全面,如利润并没有反映出企业的全部价值。五是报表只披露整体而不披露细节。六是报表只披露业务而不披露价值。谢教授总结到,决策有用信息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全面且多层次的信息,其本质结构是因果结构,其功能是便于决策者做出经济决策,而投资者保护信息的功能就是定价和治理功能。

讲座的最后,谢教授鼓励大家多培养原因思维,原因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因,也是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动力,就比如一篇好的文章就应该先找到原因,再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谢教授又鼓励大家应该具有流动性思维,因为只有具有流动性思维,才能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从而积极改正;但是如果没有流动性,就没有竞争,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